
(zài)      
姬姓 | 河南民权县东 |       | 邿(shī) | 妊姓,鲁之附庸国 | 山东济宁市东南 | 
          | 郕(chéng) | 姬姓,武王之弟叔武 | 河南范县境内 | 
          | 邾(zhū) | 颛顼之后 | 故城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后迁至湖北黄冈 | 
          | 郇(xún) | 姬姓,文王之子 | 山西临猗县南 | 
          | 郜(gào) | 姬姓,文王之子 | 山东成武县东南 | 
          |  (xí) | 古蜀中小国 | 在今四川邛崃 | 
          |  (yǎn) | 嬴姓,商之盟国 | 山东曲阜县旧城东 | 
          | 郲(lái) | 姜姓 | 山东黄县东南莱子城一带 | 
          | 郳(ní) | 曹姓,邾侯之后 | 山东滕县东 | 
          | 郮(zhōu) | 姜姓,炎帝之后 |  | 
          | 郭(guō) | 春秋国名 | 山东北部某地 | 
          | 郯(tán) | 传为少昊之后 | 山东临沂郯城北 | 
          |  (jì) | 黄帝之后 | 北京市西南 | 
          | 鄅(yǔ) | 妘姓 | 山东临沂县北 | 
          | 鄎(xī) | 姬姓 | 河南息县东南 | 
          | 邹(zōu) | 曹姓,颛顼之后 | 山东邹县东南纪王城 | 
          | 鄟(zhuān) | 鲁之附庸国 | 山东郯城县东北 | 
          | 鄘(yōng) | 管叔封地 | 河南新乡西北 | 
          |  (tán) |  | 山东章丘西 | 
          | 鄦(xǔ) | 姜姓 | 河南许昌县东 | 
          | 鄫(zēng) | 姒姓,夏禹之后 | 山东枣庄市东 | 
          | 鄩(xún) | 姒姓 | 山东潍县西南 | 
          | 鄧(dèng) | 曼姓 | 河南邓县 | 
          | 鄶(kuài) | 妘姓,祝融之后 | 河南密县东南 | 
  周天下却颇为不同。
首先,周天下在理论上和名义上是周和周王的,周联盟的成员国不是“加盟国”,而是“隶属国”。其次,周王国与诸侯国,周天子与各国君,是君臣关系,并不能平起平坐。第三,各诸侯国的主权和治权,至少在名义上都是周天子授予的,天子对他们不但要封,而且要建。
建,也许比封更关键。
[4]实际上,国原本叫邦,比如“邦交”,比如“邦有道”或“邦无道”。后来,由于避汉高祖的讳,许多文献中的“邦”都改成了“国”。因此,叫“邦”,叫“国”,叫“邦国”,都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