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个和尚的爱情(第9/12页)
马和尚:……小家伙,你可真有心眼……那你为什么要跟着这伙人一路走呢?还替他们编写唱词骂雍正?
曹雪芹:还不是雍正想要禁绝清官!
马和尚:禁绝清官……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这小家伙曹雪芹之所以跑这么远来看热闹,是因为他对雍正怀有一种刻骨的仇恨,所谓阶级苦、民族恨。这曹雪芹,年龄虽然不大,却是雍正经济体制改革的受害者。
具体来说,就是雍正的经济体制改革,将曹雪芹寄生于其中的大观园给抄了,让这个满肚子花花肠子的小东西,再也吃不成宝姐姐林妹妹嘴上的胭脂,你想这小东西能不怀恨吗?
细说起来,雍正这一项旨在杀尽清官、培养贪官的经济改革,不明何故,竟尔受到了后世史学家的大力吹捧。真是让人不明白史家何以对贪官如此的钟,又何以对清官恨之入骨。
雍正的这项灭绝清官的计划,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称之为“耗羡归公”。
(12)彻底灭绝清官
所谓“耗羡归公”,是由山西巡抚诺岷提出来的一个划时代的建议。
话说有一天,雍正坐在宫里闷闷不乐,诺岷来了:陛下,咋的了,谁又惹你了?
雍正说:没人惹我,我就是不开心。
诺岷:不开心也总该有个理由吧?
雍正:这理由……实话跟你说了吧,我特别憎恨清官。
诺岷:……为啥呢?
雍正:你先说,老百姓为什么需要有我这么一个皇帝?
诺岷:还不是因为……明白了,老百姓需要皇帝,那是因为贪官污吏横行的缘故。你想啊,那贪官污吏抢男又霸女,说砸你摊子,你就是非法商贩;说拆你房子,你就是非法建筑;说不让你上访,你就是精神病。逼得老百姓上吊投河,走投无路,这时候他才会苦盼着皇帝出来替他主持公道。如果这天底下的官都是清官,老百姓安居乐业,谁还理皇帝你这个槌子?
雍正:……王八蛋,你说得这么明白干什么?
诺岷:我说得明白,那是因为我已经有办法解决掉这个麻烦。只需一个小小的办法,我准保让天底下的官,全都成为贪官,让天底下的傻老百姓,都哭着喊着管你叫明君。
雍正:快说,什么办法?
诺岷:这个办法就叫“耗羡归公”,也就是严打各级领导干部的私设小金库。
雍正:严打小金库……可清官没有小金库啊。
诺岷:正是因为清官没有小金库,才能够通过这次体制改革,将这些家伙一次性地清理掉。
雍正:……我明白了。
传旨: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私设小金库的况,越来越严重,大吃大喝,公款消费,公费旅游,公车私用,连醉死在酒桌上的衙役都敢申请朝廷抚恤,群众意见沸沸扬扬,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
这次严打小金库,是动真格的了。由上而下,派出多名审计干部,浩浩荡荡地杀奔各级领导的办公桌。所有的领导干部,都必须要将自己的小金库打开,接受审计检查。
要审计,先得有审计法,依法办事嘛。
法规是这样规定的,先由雍正给各级领导干部的私设小金库画一条线:
县级干部,按每人私设小金库五万两银子计算。
知府一级,按每人私设小金库十万两银子计算。
巡抚一级:按每人私设小金库二十万两银子计算。
……就这样随着领导干部级别的提高,小金库的标准也翻番增加。
然后这些私设小金库,统统收缴朝廷,也就是送进雍正的库房里去。
县级干部,要给雍正送来五万两银子。
知府一级,要给雍正送来十万两银子。
巡抚一级,要给雍正送来二十万两银子。
……银子全部送来之后,再由雍正从这笔钱中提出一小部分,按提成的方式,打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账户上,也示皇恩浩荡之意。
如果赶上一位清官,两袖清风,一贫如洗,没有私设小金库呢?
对于这样不顾全大局的领导干部,雍正也不是不给出路的,软的有绳子,硬的有刀子,敞开盖的是江河,味道鲜美的是毒药。
随你挑!
(13)红楼春梦
在这世界上,清官并非是多么的罕见,但数量也不容我们做过于乐观的估计。
事实上,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他们既不是清官,也不是什么贪官,他们就是一个混日子的糊涂官。毕竟有油水的执法岗位少之又少,大多数官员,终其一生也难以靠上边。
所以雍正的“耗羡归公”政策一经推行,最先受到了有执法权的油水官员们的欢迎。他们立即冲出门去,逮住一群老百姓,随意找个名目罚笔款子,拿出点零头缴上来,就已经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