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出发,目标燕北大学!(万字章节)(第6/7页)
只是能达到这一步的大数学家珍稀程度大概堪比国宝。不,应该说比华夏的大熊猫还要少。你可能不知道,当年一位英国的大数学家在晚年声称解决了黎曼猜想,天知道让多少数学家疯狂。
最终结果却是他在临终之前跟大家开了一个不那么好笑的玩笑,他宣布这个消息后没几个月就去世了。真的,如果他当时不公布他的证明过程,大概又会成一个如同费马那般的世纪奇案。”
……
反正那天老薛给他打电话,通知他论文已经通过,期刊那边已经开始排期的时候,情绪让乔喻感觉有些奇怪。
总觉得老薛似乎有些过于兴奋了,跟他说了一堆乱七八糟的。
好在乔喻感觉这其实也符合他对老薛的刻板印象,虽然看起来挺高冷的一位教授,但聊开了,话其实也挺多的,而且胆子贼大,什么都敢往外说。
总之在平静而又激荡的生活中,乔喻迎来了高中的第一个长假,同时也是他高中时期最后一个长假——2024寒假!
虽然学籍依然要在铁一中保留一个学期,但燕北大学那边已经通过官方层面跟学校打过了招呼,下学期开始乔喻就要去京城了,很快这也成了全校皆知的消息。
毕竟这事自有其特殊性。
优等生保送名牌大学这事儿,网上很常见,哪怕是高一就确定保送华清跟燕北,虽然身边没有,但总也听说过谁谁谁家孩子曾有过此种殊荣。
但乔喻这次就跟其他保送生情况不太一样。
毕竟大学接收保送生,一般都是九月新学期的事情了,还真没听说过谁是春季开学就得跑去燕北大学入学的。这多少显得燕北大学求贤的姿态是真很渴了,像是深怕晚一个学期乔喻会被抢走一样。
不过对于星铁一中来说,这无疑是个极好的好消息,更是对学校坚持素质办学的肯定,属于那种绝对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所以学校专门为此事发表了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同时发布在学校里。
其实大意就一个:告知全体学生,乔喻的事迹,然后号召全校所有学生,都要向乔喻同学学习。
众所周知,其实最先阅读这类学校推送文章的从来都不是学生,而是那些学生家长们。
铁路新村又恰好有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在铁一中读初中。
于是乔喻这个名字迅速在铁一中传开了,哪怕对这些事情再不敏感的家长都听说了这个名字,然后乔喻顺理成章的成了铁路新村,乃至附近五公里诸多小区父母口中的那个别人家孩子。
这自然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开心,比如夏可可同学。
她大概是最相信乔喻肯定会去华清或者燕北的人,但没想到的大概就是会这么快。
于是这个寒假,夏可可变得很黏人。
最具体的表现大概就是三十年夜饭这天了。
其实往年每年到了这天,只要老夏跟刘璐没值班,也都会主动下来邀请乔喻母子俩一起上楼去吃年夜饭,只是一般情况下,如果这母子俩再三拒绝的话,也不会强求。
当然每次也都是拒绝。
但今年是真不管母子俩怎么推辞都没用。
乔喻是被老夏硬生生直接拽上楼的,乔曦则是被刘璐跟夏可可一左一右,直接架上楼的。
这也是这些年母子俩过得最热闹的一个大年三十。
跟老夏家一家三口,跟双方长辈一共七个人一起吃了顿年夜饭,然后被拉着一起看春节晚会,一直热闹到凌晨老夏家放完鞭炮后,才在夏可可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告辞回家。
初一又是如此……
初二开始老夏家要出门走亲戚了,乔家也清净下来。
乔家照例是不用走亲戚的,今年乔曦甚至连电话都懒得打了。直接微信群发了一个祝福消息便算完成了拜年的仪式感,甚至连对方是否回消息都懒得看一眼。
至于乔喻就更轻松了,过年跟平时也没啥两样,反正外公去世后,过年对他跟乔曦而言大概就是生活上不太方便。
团圆是个相对的概念,反正两人天天都在一起,自然不会体会到团聚的可贵。
不过初三这天,乔喻便明白了这种感受,顺便了解被导师重视的具体表现形式。
就很突兀的,他的手机突然收到1230X发来的短信,他的身份订了一张初八早上九点十六分从星城出发,下午两点三十六分抵达京城的高铁票,而且还是商务座。
因为是过年期间,不但不打折,甚至价格还略有上浮,要2678元。
上次他跟兰杰一起去参加小里巴巴的比赛,都只是一等座。
乔喻还在愣神,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刚接通,田言真的声音便从听筒里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