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他真的很擅长……(第3/7页)

薛松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

然后呆呆的看着乔喻站在初春的阳光下,双手飞快在手机上编辑内容,不由得痴了。

他都不知道乔喻这到底是脸皮厚,还是本就应该这样了。

但他总觉得,当年他如果跟这小子一样,不顾忌那么多的话,现在的成就肯定不止于此。

也许即便他回了国,依然在余江大学任教,也能是曾经导师大团队中的一员,远程贡献自己的思路并参与那些大论文的撰写。

因为真的带入进去之后,他觉得如果他某个博士生天赋只要过得去,又经常这么主动的跟他汇报学习方面的心得跟进展,他大概也愿意给这样的学生更多机会。

就这样安静的又等了十多分钟,乔喻再次把手机放回兜里。

薛松问了句:“聊完了?”

“嗯,刚刚田导也回话了,让我再接再厉。另外师爷爷说他今天下午两点之后正好都有时间,让我把书带过去就在他办公室里读,这样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问他。

哎,薛老师,你说是不是我表现得太好了?本来说好了等罗伯特教授回去之后我再去拜访师爷爷的。结果师爷爷说今天下午就要我过去。”乔喻有些犯愁的说道。

“呵……呵呵……挺好,去呗,反正田导也允许你经常过去请教。”薛松木然的说道。

“嗯,所以我还是答应了啊。其实我想先拖几天的,打算先思考那个问题,有点小成果之后,再去跟师爷爷炫耀一下的。这没啥准备就过去了,感觉还有点小紧张啊,毕竟只通了一次电话……”

薛松瞥了乔喻一眼,反问道:“你还会紧张?我觉得你应该考虑怎么收着一点……比如现场叫师爷爷的时候别故意把最前面那个字省去了。”

乔喻眨了眨眼睛,想了想说道:“还得是你啊,薛老师。的确很有道理,这样能更快拉近感情对吧?”

薛松被气乐了:“我不是在指点你,我是在提醒你!对了袁老有没有指定下午要阅读的书目?”

“没啊,他说第一批目录的书都行啊。”

“哦,那你随便借两本最感兴趣的吧。”薛松点了点头,不想说什么。

在袁老的办公室看书,还能随时提问……这待遇薛松不知道如何评价。

大概就是拿大炮打蚊子吧?

毕竟基础类的数学教学书籍,随便安排一个教授都能给乔喻解释清楚了。当然,大师终究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讲解一个定理,普通教授可能讲完就算了,但大师往往可以引申出很多相关的东西。

当然大师级的人物肯定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单独一个孩子身上的。这么说吧,薛松怀疑现在就算是袁老的亲孙子,大概都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但他能说什么?

薛松现在甚至怀疑老天爷把乔喻这个孩子送到他的身边,不是让他指导这孩子的,是让他学习这孩子怎么做人的。

才十五岁,就能把两位顶级导师哄得团团转了,这等他再长大点,更成熟了,手里真的掌握各类资源能力了还特么得了?怕是在华夏数学界真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吧?

默默的走了一段路,薛松突发奇想,然后小声问道:“乔喻,我问你一个问题。”

“嗯,数学方面的?”乔喻随口应道。

薛松摇了摇头,说道:“假如多年以后,你已经成长起来了,甚至你的意见能直接左右一位院士的人选。这个时候你的导师跟你的师爷爷都有心仪的人选。

这两个人选都跟你关系不错,研究方向趋同,且都很优秀。而且错过了那一年,他们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上了,这个时候难题交到了你手上,你要怎么办?”

乔喻想都没想便答道:“难道数学院士一次就只能选一个吗?这种情况肯定两个人一起推上去啊!”

薛松无语,说道:“院士两年增补一次,每次也许不止一个名额,但名额肯定不会多,华夏数学家肯定不止你们师门吧?还有其他派系。”

乔喻古怪的看了薛松一眼,答道:“那更必须一致对外啊,这个时候更必须要硬推两个人啊,不然人心不就散了嘛!”

对于这种蛮横且不讲道理的回答,薛松也懒得再预设各种条件了,直接说道:“不行!现在你面对的情况是,就只能推一个人,绝对不可能两个人同时上去。”

乔喻摊了摊手,答道:“那就更简单了!把两人叫到一起,然后开条件呗,直到某项条件能让其中一位心甘情愿选择主动退出为止。您都假定我一句话能决定院士谁上谁不能上了,那我手上能掌握的资源肯定已经多到爆炸了吧?

只要我不想着吃独食,怎么可能会把人得罪死呢?再说导师跟师爷爷肯定会为我着想的,不会让我陷入这种麻烦的。就算真的避不开,肯定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谁上对师门更有利,比如哪边更好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