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如火山般美妙的灵感(第6/7页)

田言真笑了笑,然后重新拿起了笔,正打算继续书写意见,突然感觉到有点不对……

当时给这小子布置随机素数分布这个命题的时候,乔喻还不情不愿的,只想在集训中好好休息,甚至专门央求他一堆乱七八糟的,以求逃过每周的看书跟研发报告这类任务。

但研究人家几何朗兰兹猜想的论文,他就完全不想着休息了……

这态度变化得有点快,也有点大了吧?

不过一转念,田言真又主动帮乔喻找起了理由……

也许是被优质论文吸引了呢?数学天才嘛,这也很正常。

……

说完瞎话的乔喻回到房间,没有休息,而是根据田言真的吩咐,在官网上查询了会来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名单,然后继续啃论文。

毕竟糊弄导师是个技术活。

而且很多时候是否真是糊弄还得看结果。

比如他虽然给出了一个听起来很扯的理由,但如果他真的能利用这些想法,把模型做出来,那就不是糊弄了,而是他当时真就这么想的。

吹牛逼也是同理。

当众说要实现一个在他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如果没实现,那就是吹牛逼,实现了,那就是陈述事实,或者说真牛逼。

当年某马姓爸爸还没成功前曾说“未来,购物将会在网上完成,大部分商品都会通过网络销售”,当时听起来很不靠谱,但他最后成功了。

以至于之后他当众说出不喜欢钱,对钱完全没兴趣这种话,旁人也很难反驳他。

因为真没几个人能用钱砸他,反而是他经常拿钱砸人……

所以只要自己够牛逼,随便怎么胡扯,别人都得信。

数学其实也差不多,只要自己够牛逼,写出的文章人家找不到破绽,那就得承认咱是对的。

当然这其中要付出一点点努力作为代价,好在这本就是乔喻最感兴趣的点,所以努力点也无可厚非。

……

回燕北最初几天,乔喻就在刻苦攻读论文中过来了。

除了清明那天给乔曦去了通电话,郑重的委托乔曦去陵园祭祀外公外婆的时候,带上他的那缕哀思,几乎就没有跟其他任何人有联系。

哦,对了,其实中间陈师兄来找过他一次。

还真让他打探出了一些留学生里私下传的秘闻,不过乔喻听过后,便抛之脑后,感谢了陈师兄后,便让他不用再打听了。

毕竟陈卓阳最近也挺忙的,要准备毕业答辩。已经定好了日子。

虽然论文本身比较水,但也得保证答辩的时候不出什么大篓子——总不能太丢导师的人了。所以要准备的东西其实也挺多的。

乔喻喜欢这种清静。

这次邀请的教授水平都很高,以往的论文自然水平也很高,通读完后,让他对整个朗兰兹猜想的理解深入了许多,以至于乔喻回头在审视之前对于解决几何朗兰兹猜想那套理论的理解,隐隐感觉他已经快摸到问题的关键了……

他脑海里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反例的雏形……有种蠢蠢欲动,呼之欲出的感觉。

用许多人自嘲的话说,就是好像又长脑子了,以至于总感觉脑子里痒痒的。

这种情况持续到华清关于几何朗兰兹猜想系列研讨会正式开幕。

第一天的主讲,就是来自普林斯顿的埃弗顿教授。

乔喻也再次享受了特殊安排,就坐在第一排。

袁正心还直接把潘敬元安排在了乔喻旁边,方便两人随时沟通。

虽然两人在微信上经常沟通,算是神交已久,当然主要是乔喻单方面请教,但现实里还是第一次见面。

尤其是潘敬元,虽然早已经知道乔喻才十六岁,但没有见面之前年龄只是一个概念,亲眼看到那张还带着青涩的脸,更让人感觉破防了。

很容易便升起你小子为什么不老老实实滚去高中上课的感慨。

乔喻老老实实的跟潘敬元打过招呼后,潘教授问了句:“你那天的心得我看了,怎么样?找到了反例没有?”

少年摇了摇头,诚实的答道:“还没,但我感觉已经快触摸到了。”

这个回答让潘教授感觉心情有些更不爽了。

少年却兴致勃勃的说道:“潘教授,您想听我仔细讲讲我的想法吗?”

潘敬元摇了摇头,说道:“等会吧,埃弗顿教授的讲座快开始了。”

“哦,好!”乔喻老实的点了点头,顺便纠正了坐姿,看上去更正式了些。

毕竟这可不是在燕北大学参加讲座,要注重燕北大学的脸面,而且估计等会师爷爷也会过来。得给大人们长脸。

更别提这次研讨会前排还有许多外国友人在场。

乔喻很清楚在这种场合他有多收敛,在导师跟师爷爷的办公室里就能有多放肆。很浅显的道理,可惜很多人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