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看吧,发文章并不比喝水难多少!(第5/6页)

当然也需要找准方法。

最重要的是,乔喻相信等他跟陈卓阳的这两篇论文真的在上发表之后,老薛大概也会坐不住了。

然后就会有更强烈的斗志。起码据乔喻在燕北大学文献数据库搜索结果,老薛虽然论文发了不少,但也没有文章发在公认的数学四大顶刊上。

这突然被课题组的陈师兄超过了,竞争意识不就来了嘛……

这样到时候他在群里再说什么,起码就有两个人会及时响应了。

至于乔曦……

好吧,乔喻很清楚这种竞争意识对于自家老妈大概率没什么用,她压根不在乎这些。

不过无所谓,乔喻其实比任何人都清楚乔曦的弱点。其实他已经开始动作了。

乔喻已经跟袁老沟通过,让他有意无意的表现出对乔曦的期待就足够了,慢慢的乔曦自然会对数学成就这件事越来越上心。

没错,乔喻非常清楚他老妈其实最怕的就是让那些对她特别好,能让她清晰感受到温情的长辈们失望。

至于原因自然不需要多说……

无非是建立这种长辈跟晚辈间的感情羁绊需要些时间而已。尤其是亲情的建立,跟爱情完全是不同的逻辑。

前者如春雨潜入夜,需要的是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但一旦建立可能持续人的一生,久而弥香;

后者则很容易便突然迸发,然后快速攀升顶点,并开始持续回落,甚至因爱生恨,跌入负值区间。

这也是乔喻一直不太相信爱情的原因。

因为会让他无法判断到底是在荷尔蒙刺激下,让大脑产生错觉,还是他真的喜欢上了某个人。

毕竟大脑是真会被各种荷尔蒙这类东西欺骗的……

这大概也是他下意识里喜欢让夏可可叫“爸爸”的原因。跟爱情相比,亲情显得更为可靠……

好吧,想的有些远了。反正乔喻其实并不着急,毕竟现在制约他发展的未成年。

……

对于很多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子来说九月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军训终于结束,大家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大学生活。

当然对于一些没参加高考就来到燕北大学的孩子其实也差不多。

毕竟是人生一个全新的阶段。

当然对于那些早已经习惯了大学生活的老生们跟讲师、教授来说,新学期其实没什么不同的。

已经习惯了燕北大学生活的老生们忙着认真上课,争取在考试的时候能多拿些绩点。

毕竟对于能考上燕北、华清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大都对未来有着较为清晰的规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会为之努力。

哪怕有迷惘的,但当看到身边的同学不但优秀还努力,也会下意识的跟紧脚步……

这也是名校跟普通院校的差距。

当人在一个相互竞争的氛围里,除非自暴自弃,否则真就是被人推着向前走。

虽然说华夏越好的学校学费越便宜,但同时越好的学校,越有底气把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直接淘汰出去。

跟一些二本三本院校,随便混混都能毕业不同,在华夏的顶级高校,多科成绩不合格,学校是真会直接发警告函,如果还无法达标,则会被直接被劝退。

是的,华夏越好的学校,退学率也越高。

当然这些都影响不到乔喻。

刚开学他就向数学院的教务办公室提交了提前考试申请书。

然后在九月的第三周,用三天时间考了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实变函数跟复变函数,五门课程。

当然这并没有在学校引发什么热议,因为也没人对外去宣传,主要是没有太多意义。

乔喻不需要用这个为自己锦上添花,主要是他也懒得跑去上课。

毕竟他现在可是一个课题组负责人了。每天要考虑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不但要自己写论文,还要换着花样给课题组成员打鸡血。

当然他也没忘了对几位朋友的承诺,考完之后顺便给监考的教授交流了一下,表达了他对期末考题设计过于简单的不满。

毕竟这种太过于简单的考试题目根本无法让英才班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他甚至在跟教授交流时,很生动的引用了龚家涛的话,如果一张试卷大家都能考满分的话,那跟都考零分没什么区别。

至于这些课程的代课教授有没有听进去,乔喻其实也不太在乎,不过他能感觉到还是有些用的,毕竟有些教授明显听进去了。

秉承着只要我下限够低,就能无敌的心态,做这种事情乔喻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陈师兄那边也有好消息。

虽然视频中的陈师兄眼袋明显变大了些,头发显得更为稀疏了些后,文章的初稿也已经完成了,甚至比乔喻预定的时间还提前了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