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天才之名(第6/7页)

“当然,我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

“那么为什么不邀请他来参加下个月的代数几何大会呢?我觉得应该给他发一封邀请函,他可以做三十分钟演讲,我相信很多人会对他的想法感兴趣。”

“那也该由你向组委会建议,舒尔茨教授。”

“当然,事实上我已经建议了,组委会格雷教授说了会认真考虑我的提议,然后才给你打的电话,因为我也对他的想法很有兴趣。但我想应该照顾一下你的想法,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这个……你明白的,毕竟我们是朋友。”

这话让丹尼斯很无语……

所以天才就是这么照顾朋友想法的,先做了再说?

“没什么不能接受的,舒尔茨,就像我刚才说的,这就是事实,我现在只想赶紧解决这个问题。”

“没错!所以我觉得你需要跟他交流。提出问题的人往往更善于解决问题。不过你也知道,他还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成绩,你也是那篇论文审稿人之一,尽快通过他的审核吧,五月刊就能刊载他的论文。”

“咳咳……”

“事实上我刚刚已经给洛特·杜根打过电话了。也已经通过了论文的审核。”

“聪明的主意。好吧,那我挂了。”

“等等,舒尔茨,你觉得接下来会出现一个天才井喷的时代么?”

对面良久没有回话,半晌后声音才传来:“我希望是,但谁知道呢?再见。”

听着手机里的忙音,丹尼斯倒也不觉得有多难受,甚至觉得舒尔茨在照顾他的面子。

十六岁就能在发表论文,并受邀参加世界代数几何大会,做三十分钟的报告。这个会议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能参加的,毕竟属于世界数学家大会的卫星会议之一。

能够拿到邀请函并受邀在大会上做报告的也大都是真正顶尖的数学家、研究人员跟学者。毕竟代数几何可是最前沿同时也是最热门的数学研究方向之一。

被这样的孩子挑出论文里的问题,在心理上似乎变得更容易接受了。

数学世界是欢迎天才的,尤其是他们这些搞理论的,更需要天才!

……

华夏,燕北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乔喻静静的躺在床上,还没睡着。

他很肯定自己的证明过程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点乔喻很有自信,那不过是一个很简短的证明过程。

从乔喻的角度看来,数学问题想要找到灵感很难,但灵感来了以后,证明起来其实很简单。

而且他用的都是被广泛使用的工具,这意味着如果谁说他的证明过程不合理,那可能就有大批的数学论文都得从期刊上下架。

他现在自然也不知道他的证明过程跟思路已经被世界范围内诸多大佬所认可。

甚至已经传到了那个男人手中,他也很努力的想要从中找到不合理的地方却失败了。但乔喻有一点很清楚,他的证明传播出去之后,肯定能给某个人一点小小的乔氏震撼。

所以此时的乔喻其实内心很平静,睡不着不是因为兴奋,主要是他还在构思着该如何弥补这个漏洞。也就是如何解决几何朗兰兹猜想的局部-全局一致性问题在乔点上的适用性。

如果范围扩大一些,甚至可以用复杂奇异点代替乔点。

对面应该有两个选择,要么把论文这部分内容推导重做,要么就是直接打补丁。

乔喻经过换位思考,觉得还是选择后者要简单的多,比如在新的范畴中增加一个同调层……

不过这个问题只在乔喻大脑里转了一圈之后,他又开始想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这场智力巅峰对决的游戏中,他暂时赢了一局,但距离实现他的梦想似乎还遥遥无期。

没错,就是那个赚到大钱之后,买下小区然后重新改造的梦想。

在燕北大学历练了两个月后,他已经不是之前那个不谙世事,对社会运行规则完全不通的少年了。

经过他的观察,有一定地位的数学家大概率是不会缺钱用的,比如不管是田言真还是他的师爷爷袁正心,都不是缺钱的人。

但要说两人都有多富有,那也未必。

起码资产绝对不可能负担得起收购一个小区,然后重建。

两位大佬对钱的兴趣似乎也没那么浓厚,相对而言,他们对学术界的地位更为看重。

这让乔喻有些犯愁。

从两人给他准备的那些书目,以及平日里对他的教导就能看出来,两位大佬都想他以后能朝着纯数的领域发展。本来乔喻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但在燕北大学呆了这么久,看了些书,混了些课听,平日里又跟学校教授交流多了,他发现了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先不说他能不能破解素数之谜这一系列难题,就算真研究出来了,如何变现也是个问题。